天津泰達第一中學
天津泰達第一中學是開發區唯一一所市級重點中學。目前學校開設小學六年級,初中、高中各三個年級一共七個年級。隨著教學規模的不斷發展,學校亟需擴充規模,將由原來的46個班擴展至62 個班。
▼學校入口
重建之前的泰達一中建筑形態支離破碎,建筑語言和符號十分繁雜,彼此獨立的各功能用房,讓孩子們要步行很遠,才能到達食堂、體育館和圖書館等功能空間,彼此聯系較弱,交通流線也很不便。我們認為公共空間是校園建筑的靈魂所在,所以嘗試用統一的建筑設計語言,將破碎的體量重新進行整合,在加強空間彼此之間聯系的同時,創造服務于全體師生的活躍的公共空間。
▼重新整合支離破碎的空間
顛覆傳統的校園公共空間——“麻花辮”
如果用人體來比喻一所學校的話,那么“學生”或者說是“學生活動的空間”將是泰達一中的“脊柱”。脊柱是是人體最重要的承重結構,同時具有優美的體態和組合方式。我們用一條高效率的公共走廊串聯不同的功能空間,創造了各區域之間的最短路線。這條連廊就像是建筑的脊柱,成為泰達一中最核心的交通空間。
▼概念
▼建筑主入口
我們顛覆了傳統校園3m寬的普通走廊模式,通過對互動空間的思考,將交通空間層層錯動,以活潑的形態,打破了沉悶乏味的傳統樓梯與剪力墻結構,將五層的連廊像“麻花辮”一樣編織起來,醒目的紅色線條,活躍了空間氛圍,并具備強烈的空間導向性,在這條縱穿校園的連廊中,創造了開敞而靈活的公共交流空間。在這里,孩子們可以恣意奔跑、嬉戲,在課余生活中獲得不同于中國學生枯燥的“三點一線”生活的多樣的游走體驗。
▼交通空間層層錯動
▼醒目的紅色線條活躍了空間氛圍
▼風雨操場
顛覆傳統的校園立面造型——幕墻系統
在外檐設計上,我們摒棄了傳統校園常見的紅磚建筑,采用暖黃色石材構件搭配玻璃幕墻,在外觀上形成了充滿現代感的立面語言,創造了更符合泰達一中國際化建校目標的現代建筑風格。
▼充滿現代感的立面語言
我們在更需要采光的教學樓部分,采用了均勻劃分的豎向石材裝飾線條,增加建筑采光;在對于光環境有苛刻要求的藝體樓部分,采用了橫向石材裝飾線條,強化其遮陽效果,并在局部采用了大面積的石材幕墻。橫縱裝飾線條從功能出發,形成了鮮明而有韻律感的立面形式,并凸顯不同建筑功能,成為新時代校園建筑的典范。
▼在對于光環境有苛刻要求的藝體樓部分采用了橫向石材裝飾線條
▼石材幕墻細部
▼在更需要采光的教學樓部分采用了均勻劃分的豎向石材裝飾線條
▼鮮明而有韻律感的立面形式
▼細部
▼水平構件細部/垂直構件細部
▼樓梯剖面
▼總平面圖
▼一層平面圖
▼二層平面圖
▼三層平面圖
▼立面圖
▼剖面圖